統(tǒng)籌安排 扎實工作
鄭州市按時完成鄭州2段先行用地移交工作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鄭州2段開工以來,鄭州市南水北調辦公室按照征遷安置計劃要求,緊緊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統(tǒng)籌安排,科學謀劃,全力推進,克難攻堅,按要求于9月25日向建管單位移交了鄭州2段1052.63畝工程建設先行用地,保證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目前,鄭州2段的全面征遷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主要做法:
一、領導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對總干渠征遷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征地拆遷專題會議,對征遷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級各部門嚴格執(zhí)行國家南水北調征遷政策,全力支持征遷工作。工程涉及的管城、二七、中原區(qū)和新鄭市黨委、政府對本轄區(qū)征遷工作也給予高度重視,大力支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并按照征遷安置計劃,對征遷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二、營造輿論氛圍。為擴大南水北調工程的影響,積極營造全市上下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南水北調征地拆遷的濃厚氛圍,鄭州市采取媒體推介、張貼標語、印發(fā)宣傳單、干部下訪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南水北調工程對國家、河南省以及對鄭州市的重要作用,大力宣傳鄭州段征地拆遷的重大意義。鄉(xiāng)村干部走村串戶,聽取村民心聲,了解群眾困難,設身處地做好群眾的宣傳解釋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增強了群眾的大局觀念和奉獻意識。同時,鄭州市注意在征遷中發(fā)現好典型,大力宣傳,用典型的示范作用影響帶動征地拆遷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組織保障有力。一是層層建立組織機構。鄭州市成立了南水北調鄭州段征地拆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地點設在鄭州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移民局),負責協調督促征地拆遷工作;工程涉及的縣(市、區(qū))也成立了由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調水辦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的征地拆遷指揮部,縣(市、區(qū))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縣(市、區(qū))調水辦(移民局)作為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具體征遷任務的落實工作;各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也成立了由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領導負責、村組負責人參加的征遷工作實施小組。市、縣(區(qū)、市)、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三級聯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了嚴密的南水北調征遷工作組織體系。二是實行目標管理。結合征地拆遷任務,研究制定了《鄭州市南水北調工程征地拆遷安置責任書》,市政府與各縣(市、區(qū))政府、縣(市、區(qū))政府與各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各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與村組(居委會)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落實征地拆遷目標責任制,實行目標考核,獎優(yōu)罰劣。三是建立科學的工作機制。成立了由各級調水辦(移民局)、建管部門等單位組成征地拆遷實施工作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磋商征地拆遷重大問題。
四、完善配套措施。鄭州為省會城市,征地拆遷補償都高于其他地區(qū),而南水北調總干渠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明顯偏低于鄭州市的補償標準,群眾難以接受。為此,鄭州市委、市政府以“服從國家大局,服從鄭州經濟發(fā)展,關注群眾利益”為出發(fā)點,出臺了支持南水北調征遷工作的相關配套措施,擬定了獎補辦法。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并征得省政府同意,對鄭州段地面附著物補償按《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國家建設征收集體土地青苗費及地面附著物補償標準的通知》文件標準執(zhí)行,依據2004年國家普查的數量,以完成任務為前提進行獎補。獎補費用由市、縣財政按3:7的比例承擔。建設用地征地補償價格的差異,由市財政局根據工程用地計劃分年度給予獎勵補助。據初步測算,鄭州市政府對鄭州段總干渠征遷工作獎補總額達9.81億元。
五、加大推進力度。一是市領導多次沿線調研,現場辦公,并責成市委督查辦負責督促征遷工作進展情況。各縣(市、區(qū))委、政府主要領導現場指導,及時解決征遷中遇到的棘手問題。二是鄭州市南水北調辦成立征遷分包小組,辦領導親自包縣(市、區(qū)),鼓舞士氣。征遷分包小組成員不怕苦累,深入各分包片區(qū),全程融入參與,協調解決征遷問題。三是各縣(市、區(qū))調水辦(移民局)創(chuàng)新思路,深入基層,找準工作重點,強力推進拆遷工作。四是在征遷和兌付中嚴格執(zhí)行政策,實行陽光操作,及時足額兌現補償資金,確保征地拆遷和補償規(guī)范有序、依法有據。五是家庭有征遷任務的干部職工積極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先行拆遷,樹立榜樣。
編輯: